在生物医药产业加速发展的背景下,上海赛奥润金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奥润金”)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上海六院”)共建的干细胞临床研究中心细胞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营。该中心通过整合政府支持、学术研究、产业转化与资本力量,构建了覆盖“基础研究-临床验证-产业落地”全链条的创新生态,标志着长三角地区细胞治疗领域“政产学研资”协同模式进入新阶段。
技术突破:聚焦神经系统与退行性疾病
实验室依托上海六院在神经再生领域的科研积累,重点开发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C)与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技术。其中,针对帕金森病的iPSC衍生多巴胺神经元移植项目已通过国家卫健委临床研究备案,成为全国8项神经疾病领域备案项目之一。在退行性疾病方向,团队基于上海六院任涛教授团队关于肺纤维化治疗的突破性发现(发表于《eBioMedicine》),开发了自体干细胞移植技术,可显著改善患者肺功能指标。实验室配备GMP级洁净车间与智能化细胞存储系统(QMIS),支持从科研到临床级细胞制剂制备的全流程需求。
资源整合:构建跨领域创新网络
中心创新性地引入“四方联动”机制:
学术支撑:上海六院提供临床资源与科研团队,其神经干细胞定向生长调控技术(发表于《Materials Today Nano》)已应用于实验室的神经修复研究;
产业转化:赛奥润金负责技术产业化,其核心产品“人羊膜上皮干细胞注射液”针对移植物抗宿主病等适应症已进入IND申报阶段;
政策支持:依托上海自贸区临港新片区“研易达”政策,实验室完成进口研发设备快速备案,加速技术引进;
资本助力:通过上海交大菡源资本等投资机构,推动项目进入医学装备成果转化沙龙,吸引社会资本投入。
临床转化:从实验室到病床的加速通道
实验室与上海六院合作开展的“造血干细胞治疗白质脑病”临床研究,已纳入18例患者并观察到神经功能改善。同时,中心参与制定全国干细胞胞外囊泡团体标准,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在商业化路径上,实验室布局了包括帕金森病干细胞药物、骨关节炎关节腔注射制剂等5条研发管线,预计2026年实现首个产品上市。
未来规划:瞄准全球细胞治疗赛道
根据《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心计划投资3亿元建设二期自动化制备中心,并联合中国干细胞集团等机构探索CAR-T细胞疗法的本土化生产。赛奥润金法定代表人王龙辉表示,将延续“临床需求导向”的研发理念,力争五年内推动3-5项干细胞技术进入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助力中国在再生医学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