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2025年7月)——在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的环湖西二路888号C楼,上海赛奥润金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的细胞临床研究实验室正以技术创新为引擎,构建覆盖“研发—转化—存储”全链条的生物医学产业平台。作为一家成立于2022年的高新技术企业,该实验室聚焦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的突破,致力于为重大疾病治疗提供中国方案。
一、核心技术研发体系:破解细胞治疗产业化难题
实验室依托“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核心资质,建立了三大技术支柱:
干细胞与免疫细胞定向分化技术
聚焦围产期干细胞、肺基底干细胞等特色领域,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细胞定向分化诱导体系。在肺纤维化、肺癌等疾病模型中,其肺基底干细胞再生技术已实现肺泡结构修复率达65%的突破性进展。
智能化细胞制备系统
引入国际领先的细胞自动化制备平台,通过封闭式操作和无血清培养基优化,将细胞活性稳定率提升至98%以上,解决规模化生产中的质量控制难题。
基因编辑辅助治疗体系
结合CRISPR-Cas9技术,开发针对肿瘤微环境调控的免疫细胞改造方案,在乳腺癌治疗的临床前研究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二、临床转化路径:打通“实验室到病床”最后一公里
实验室构建了独特的转化医学模式:
多疾病领域临床研究网络
覆盖呼吸系统疾病(如慢阻肺、间质性肺病)、恶性肿瘤(乳腺癌、肺癌)等五大治疗领域,已启动12项II期临床试验。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肺纤维化项目在2024年完成首例患者入组。
长三角协同创新机制
通过临港新片区的政策优势,与启东生命健康科技园共建细胞治疗中试基地,形成“上海研发—长三角转化”的产业协作模式。该基地配备万级无尘车间和AI辅助分析系统,年处理细胞样本能力达10万份。
医疗器械研发闭环
基于实验室自主生产的医用耗材和实验设备,开发出适配细胞治疗的专用耗材套组,将临床操作成本降低40%,相关技术已申请5项发明专利。
三、生物资源存储平台:构建生命科学“数据银行”
实验室创新性地融合细胞存储与临床研究:
全生命周期细胞库
建立覆盖围产期干细胞、成人免疫细胞等多类别的存储体系,采用液氮气相存储技术,实现细胞样本20年活性保存率≥95%。截至2025年6月,已为超5000个家庭提供生物资源备份服务。
疾病特异性样本库
针对肺癌、乳腺癌等疾病建立病理细胞数据库,收录超过2万例样本的分子特征数据,为精准医疗提供研究基础。
区块链存证系统
开发国内首个细胞存储区块链平台,通过分布式记账技术确保样本溯源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已通过ISO27001信息安全认证。
四、行业影响与社会价值
推动标准体系建设
主导制定《临床级干细胞制备规范》等3项团体标准,填补国内细胞治疗质量控制空白。
区域经济协同发展
依托上海自贸区跨境研发政策,实验室的技术服务已出口至东南亚市场,2024年实现技术出口额超2000万元。
公共健康服务创新
通过“健康中国行”项目向基层医疗机构开放细胞治疗技术培训,累计培养专业技术人员300余人次。
未来发展规划
据实验室负责人透露,2026年前将完成三大战略布局:
业内专家评价,上海赛奥润金实验室的“技术研发—临床验证—产业转化”闭环模式,标志着我国细胞治疗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随着其创新成果的持续落地,或将重塑全球生物医药产业竞争格局。